刚决定要到珀斯还没动身之前,就有傲慢的悉尼人好心地提醒我:“去那里干嘛,听说那里的夏天很热的。” 我嘴上没说什么,其实心里藐视得很 - 我还会怕热?他们也不问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到了珀斯后,又有友好的当地人耐心含蓄地跟我解释:“这里的气候与地中海式的气候很相似 。” 这个我知道,高中时学世界地理的时候学过 – 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我不惊不诧的样子令他们实在不服气,于是干脆直接露底:“这里的夏天几个月几乎不下雨。” 然后就得意地看我张大嘴巴投降服输。
果然今年夏天就只下过两三场小雨,并且都还都是夜深人静,人们酣然入睡的时候,第二天清晨醒来我透过窗帘的缝隙往外能看到的除了蓝天还是蓝天,有时候连两岁的女儿芊芊都要问我:“妈妈,白云在哪里?” 我只好告诉她:“白云还在家里睡觉呢。” 她对这样的答复倒是满意得很,从不深究为什么。
“唉!”有时我会叹气,“好想能下一场雨啊!”我说的是一场透彻的雨,时间长强度大,最好还有闪电跟雷鸣,把几个月储存的热量和地气都通通散发掉,大地潮湿了,草坪滋润了,人也就跟着舒畅了。
有天我看到女儿芊芊拿起画笔在纸上乱打点点,嘴里还念念有词:“下雨了,下雨了。” 她可爱而绝妙的想象力令我禁不住笑了起来。
“妈妈画。”听到我在背后偷笑,芊芊转过身来把笔递给我。
“要妈妈画什么啊?” 我接过笔,重新翻了一页白纸,摆出一幅大画师的架势。
“画下雨。”芊芊坐在小凳子上很认真地往前靠了靠,眼巴巴地盯着白纸。
这还不容易?我拿起笔铺天盖地地在纸上“洒雨”,一边画一边配音:“哗啦啦……下大雨了。” 芊芊很兴奋地学我:“哗啦啦……”
“还画什么?”画了满纸的雨点,我停下来问她。
“画下雨。”她还是要下雨。
“好!现在不仅在下雨,而且还在闪电打雷,喀嚓…...轰隆隆……”又干又热地熬到了夏季的末尾,我甚至开始怀念起家乡重庆的夏天了,热是肯定的了,但是下雨也爽快啊,说来就来,气势汹汹,劈里啪拉来一通,解决问题啊 - 重庆夏天的雨就跟那里的女孩子一样敢爱敢恨,有脾气有性格。我拿出金黄色的笔,大手笔在天空画出了一道道的闪电。
小家伙觉得过瘾极了,惟恐天下不乱地坏笑了起来。她甚至站起来满屋子跑了一圈,一边跑嘴里还一边喊着:“喀嚓…… 轰隆隆 ……” 我不确定她是不是还记得闪电和打雷这桩事了,因为上一次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前打春雷的时候了。
“这场雨下得可真大啊。好了,还想画什么?” 等她坐回来,我又新翻了一页,问她。
“不要,不要。” 她皱着小眉头,不高兴地嚷:“还要画下雨,还要下雨。” 小东西没完没了了,看来想念下雨的还不止我一个呢。
我很为难,下雨画到这种田地,还要怎样画下去啊?看来只好发挥想象力了。故乡的雨是怎样下的?我在记忆里搜索我脑子里储存的所有关于下雨的场景。
第一个跳进我脑子里的关于雨的回忆是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教室门口有一棵巨大的杨槐树,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那满树香沁心肺的白花就被雨点打落得铺天盖地地狂坠,直洒得地上到处都是。那可能是我对高中生活最深刻的一点记忆了,看到美好的东西在眼前毁灭 - 有点凄美的感觉。
于是在画了一棵大树以后,我专心地画了很多小白花混杂着雨水在空中飘荡,芊芊很激动:“It’s very beautiful! (好漂亮啊) 天上下花了!” 嗯,领会到了图画的精神了。
我沉浸在回忆中。大学的时候对于下雨的记忆是在冬天,外面又冷又湿,宿舍里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和一两个好朋友缩坐被窝里暖脚,然后把随身听的声量开到最大,一起欣赏那首凄凉动听的校园民谣<<冬季的校园>>……仓促中,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就抓起了这么一点,我有点吃惊,看来我们的大脑真的是一个过滤器,要留下的要放开的,都由不得自己。
于是我画了一扇窗户,屋里是一个忧郁的少女,忧愁善感地望着窗外,让雨丝尽情地在外面洒落吧 - 总之我理想的效果就是这样的。哪知道芊芊看了我的作品后,很认真地说:“妈妈,她要出去玩,外边下雨了。” 唉,跑题了。
我只好重新画了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站在凄风冷雨中。失恋 - 如果要我为这幅画命名的话。
“小心哪,衣服湿了。” 芊儿无不担心地喊道。
哦,真的,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很蹩脚地在那个忧郁少女的手中加了一把漂亮的紫色雨伞,她这才满意地笑了。
之后,我又为她画了雨中的大桥,雨中的田野,雨中的情侣……
芊芊没有想到下雨可以下出这么多的名堂,她兴致勃勃地问我:“妈妈,哪里?”我知道她是想问这一切的场景发生在哪里。
我拥她进我的怀里,告诉她:“这是在中国重庆,在妈妈的家乡,我们一起回去看雨好吗?” 她抬起头来看着我写满乡愁的脸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珀斯 2007-02-28
星期二, 二月 20, 2007
医生你好
女儿芊芊自从进了幼儿园以后,生病的机率大大地增加,特别是去年冬天的时候, 我们几乎是每隔两周就要带她去看医生,大多数的时候并没有别的症状,就只是发烧,无休无止地烧。
澳洲的医生不到救命的关键时刻,是绝对不会打针或者是吊点滴的,这样的发烧在他们的眼里简直就象喝水噎着了一样不值一提,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说:“病毒啊,病毒,从幼儿园里带出来的病毒是最狠的了;但是不要太担心,发烧是因为她血液里的白细胞在与病毒抗争,从而加速了血液的循环而引起的,你的孩子挺过了这一关实际上是会增强她自身的抵抗力。”
我几乎都要跪下了:“求求你,给开一点消炎药吧,她已经发烧了三天了,只吃退烧药怎么可以?退了又上来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啊。” 我还有一点没有说,我已经三天没有上班了,老板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
“她又没有什么细菌感染,为什么要让她吃消炎药?” 医生反问我,我哪里说得清楚,只记得在国内的时候发烧得厉害了,都是消炎药来对付的,几针打下去,管你什么病毒和细菌,统统地完蛋。
最后,医生总是笑眯眯地说:“病毒猖狂不了几天了,回家吧,注意给她喝水和退烧就好了。如果还是不行再来找我。” 然后我就只好哭丧着脸灰溜溜地离开,不过我发现正如医生所说,孩子可以一边发烧一边很快乐地玩耍,因为生病而不用去幼儿园,又有妈妈耐心细致的照料,芊芊简直是其乐无穷,恨不得幼儿园里的所有病毒都一一与自己交手一番才罢休。
去看医生的此数多了,小家伙对我们家附近那家医疗中心简直了如指掌,进了大门就轻车熟路地去门口那个小型儿童游乐场地玩,疯狂和玩命的程度与平日没有什么两样,我都怀疑她是不是还在生病,抬手一摸她的额头,还是滚烫滚烫的。游乐场地尽是快乐无比的孩子和忧心忡忡的家长,有时都搞不清楚来看病的究竟是孩子还是大人。
有一次,她进了医疗中心的大门后,不再去游乐场地了,她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地朝她的家庭医生,那个五十几岁的慈祥老伯伯医生的房间走去,我赶忙揪住她:“回来,我们要等到叫你的名字的时候才能进去。” 候诊室里坐了好些人,估计还要等好一阵。芊芊可不吃这招,一边扭着身体往里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糖糖 ” , 我这才想起来,由于上次看那个医生的时候,他给了她一个棒棒糖,于是她就记住了,一来这里就要去找他拿糖吃,我赶紧跟她解释糖糖要等到看完病以后才能吃,她才止步。
今天去看病的时候老伯伯不空,我们只好约了另外一个大胡子医生,芊芊在进他的房间以前,就跟我反复地核对:“糖糖?糖糖?” 我很肯定地说:“看完后就有。” 于是她很配合地让医生检查完毕,一直到医生说再见了,都还没有看到糖果的影子,小家伙有些按捺不住了,她小声地用中文提醒我:“糖糖。”我看出这个大胡子根本没有准备糖果,于是我就低声地劝导她:“这位医生没有,咱们回家再吃吧。” 芊芊听完后很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她明白我是绝对不会问那个医生要糖的,于是她理直气壮地用英文问医生:“Lollies?” 医生刚开始听得莫名其妙,我立即解释跟他说:“那个老伯伯医生每次都给她糖吃,她还以为来这里让医生从上到下检查一遍,医生就应该给糖来感谢她的。” 大胡子听了哈哈大笑,连声对芊芊道歉,他认真地说:“我这个医生真的太不像话了,我把给小朋友准备的糖果全都偷吃光了。” 芊芊半信半疑,嘴里还是不饶:“I want lollies.” 委屈得要流泪了,大胡子觉得这个小孩实在好可爱,还专门跑到隔壁老伯伯的房间去取了糖果来给她才算了事。
就这样,每次一提到去看医生,小家伙的心情就特别的好,有吃有玩,也不用担心被打针,好象这分明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有段时间我们好久不去看医生,她还想念呢,跟我说:“妈妈,我想要看医生。” 这样的话哪个家长听了不心惊肉跳啊,我总是训斥她:“呸呸,好好的看医生干什么?!” 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喜欢去看医生,不过我留意到每天开车载着她途经那家医疗中心的时候,小家伙都要对着那所白房子友好地喊道:“Hello, Doctor. (医生你好)”
2007-02-16
澳洲的医生不到救命的关键时刻,是绝对不会打针或者是吊点滴的,这样的发烧在他们的眼里简直就象喝水噎着了一样不值一提,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说:“病毒啊,病毒,从幼儿园里带出来的病毒是最狠的了;但是不要太担心,发烧是因为她血液里的白细胞在与病毒抗争,从而加速了血液的循环而引起的,你的孩子挺过了这一关实际上是会增强她自身的抵抗力。”
我几乎都要跪下了:“求求你,给开一点消炎药吧,她已经发烧了三天了,只吃退烧药怎么可以?退了又上来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啊。” 我还有一点没有说,我已经三天没有上班了,老板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
“她又没有什么细菌感染,为什么要让她吃消炎药?” 医生反问我,我哪里说得清楚,只记得在国内的时候发烧得厉害了,都是消炎药来对付的,几针打下去,管你什么病毒和细菌,统统地完蛋。
最后,医生总是笑眯眯地说:“病毒猖狂不了几天了,回家吧,注意给她喝水和退烧就好了。如果还是不行再来找我。” 然后我就只好哭丧着脸灰溜溜地离开,不过我发现正如医生所说,孩子可以一边发烧一边很快乐地玩耍,因为生病而不用去幼儿园,又有妈妈耐心细致的照料,芊芊简直是其乐无穷,恨不得幼儿园里的所有病毒都一一与自己交手一番才罢休。
去看医生的此数多了,小家伙对我们家附近那家医疗中心简直了如指掌,进了大门就轻车熟路地去门口那个小型儿童游乐场地玩,疯狂和玩命的程度与平日没有什么两样,我都怀疑她是不是还在生病,抬手一摸她的额头,还是滚烫滚烫的。游乐场地尽是快乐无比的孩子和忧心忡忡的家长,有时都搞不清楚来看病的究竟是孩子还是大人。
有一次,她进了医疗中心的大门后,不再去游乐场地了,她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地朝她的家庭医生,那个五十几岁的慈祥老伯伯医生的房间走去,我赶忙揪住她:“回来,我们要等到叫你的名字的时候才能进去。” 候诊室里坐了好些人,估计还要等好一阵。芊芊可不吃这招,一边扭着身体往里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糖糖 ” , 我这才想起来,由于上次看那个医生的时候,他给了她一个棒棒糖,于是她就记住了,一来这里就要去找他拿糖吃,我赶紧跟她解释糖糖要等到看完病以后才能吃,她才止步。
今天去看病的时候老伯伯不空,我们只好约了另外一个大胡子医生,芊芊在进他的房间以前,就跟我反复地核对:“糖糖?糖糖?” 我很肯定地说:“看完后就有。” 于是她很配合地让医生检查完毕,一直到医生说再见了,都还没有看到糖果的影子,小家伙有些按捺不住了,她小声地用中文提醒我:“糖糖。”我看出这个大胡子根本没有准备糖果,于是我就低声地劝导她:“这位医生没有,咱们回家再吃吧。” 芊芊听完后很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她明白我是绝对不会问那个医生要糖的,于是她理直气壮地用英文问医生:“Lollies?” 医生刚开始听得莫名其妙,我立即解释跟他说:“那个老伯伯医生每次都给她糖吃,她还以为来这里让医生从上到下检查一遍,医生就应该给糖来感谢她的。” 大胡子听了哈哈大笑,连声对芊芊道歉,他认真地说:“我这个医生真的太不像话了,我把给小朋友准备的糖果全都偷吃光了。” 芊芊半信半疑,嘴里还是不饶:“I want lollies.” 委屈得要流泪了,大胡子觉得这个小孩实在好可爱,还专门跑到隔壁老伯伯的房间去取了糖果来给她才算了事。
就这样,每次一提到去看医生,小家伙的心情就特别的好,有吃有玩,也不用担心被打针,好象这分明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有段时间我们好久不去看医生,她还想念呢,跟我说:“妈妈,我想要看医生。” 这样的话哪个家长听了不心惊肉跳啊,我总是训斥她:“呸呸,好好的看医生干什么?!” 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喜欢去看医生,不过我留意到每天开车载着她途经那家医疗中心的时候,小家伙都要对着那所白房子友好地喊道:“Hello, Doctor. (医生你好)”
2007-02-16
星期二, 二月 13, 2007
童心
最近先生的工作特别忙,所以每天由我下班后去幼儿园接芊芊。下了火车,我总是匆匆地走向停车场,如果路上不堵车的话,我一般能在六点以前到达幼儿园。我倒不是担心幼儿园要关门,而是总不想成为最后一个去接孩子的家长。
但是昨天去接芊芊的时候,幼儿园就只剩她一个小朋友了。老师好心地把她的包和签名簿都放在前台,就等我来接走她,她们也好下班了。我非常抱歉地拥过芊芊,一边亲她,一边说:“对不起,妈妈今天来晚了。” 其实昨天我到达的时间并没有改变,而是其他的爸爸妈妈都来得早。
芊芊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不高兴,她还是欢天喜地地欢呼着向我扑过来,紧紧抱着我的腿就怎么也不放开了。
回到家里,我给了她一小碗樱桃西红柿充饥,然后急急忙忙地做晚餐。突然我听到芊芊说:“鸟鸟在叫了。” 我抬起头来,哦,原来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了,后边院子里一棵大树上有小鸟唧唧地在叫。
我无心地搭腔道:“鸟鸟在叫什么啊?” 没有回答。我看了看她,她正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樱桃西红柿,一边认真地透过玻璃门往外看。
“鸟鸟在找妈妈了。” 小朋友思考了一阵说。
“哦,是吗?它的妈妈在哪里啊?” 她的答案让我禁不住想笑,我继续跟她对话。
“在天空。”这一次她想也没想就回答了。是啊,鸟鸟的妈妈不在树上,那它一定是在天空里飞啊。
“鸟鸟的妈妈在天空做什么啊?” 我都觉得我的问题有点刁难人了,我也没有指望什么回答。
“上班班。”芊芊慢条斯理地说,脸上一幅理所当然的表情。
我在一旁哑然失笑,她把那只可怜的小鸟比作她自己,想要妈妈,但是却明白妈妈要上班的事实无法改变。原来她什么都懂的,只不过我想到她只有两岁半的童心就开始有了必须要面对和妥协的现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2007-2-13
但是昨天去接芊芊的时候,幼儿园就只剩她一个小朋友了。老师好心地把她的包和签名簿都放在前台,就等我来接走她,她们也好下班了。我非常抱歉地拥过芊芊,一边亲她,一边说:“对不起,妈妈今天来晚了。” 其实昨天我到达的时间并没有改变,而是其他的爸爸妈妈都来得早。
芊芊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不高兴,她还是欢天喜地地欢呼着向我扑过来,紧紧抱着我的腿就怎么也不放开了。
回到家里,我给了她一小碗樱桃西红柿充饥,然后急急忙忙地做晚餐。突然我听到芊芊说:“鸟鸟在叫了。” 我抬起头来,哦,原来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了,后边院子里一棵大树上有小鸟唧唧地在叫。
我无心地搭腔道:“鸟鸟在叫什么啊?” 没有回答。我看了看她,她正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樱桃西红柿,一边认真地透过玻璃门往外看。
“鸟鸟在找妈妈了。” 小朋友思考了一阵说。
“哦,是吗?它的妈妈在哪里啊?” 她的答案让我禁不住想笑,我继续跟她对话。
“在天空。”这一次她想也没想就回答了。是啊,鸟鸟的妈妈不在树上,那它一定是在天空里飞啊。
“鸟鸟的妈妈在天空做什么啊?” 我都觉得我的问题有点刁难人了,我也没有指望什么回答。
“上班班。”芊芊慢条斯理地说,脸上一幅理所当然的表情。
我在一旁哑然失笑,她把那只可怜的小鸟比作她自己,想要妈妈,但是却明白妈妈要上班的事实无法改变。原来她什么都懂的,只不过我想到她只有两岁半的童心就开始有了必须要面对和妥协的现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2007-2-13
星期三, 二月 07, 2007
谁的错
有一个男人,他是婆婆的儿子,媳妇的老公。
有天他带着婆婆和媳妇去划船,船到水中央时,婆媳因为一点芝麻蒜皮的事情吵起来了,俩人大打出手,结果她们都掉到了水里,都大声地向这个人求救。
这个人在船上很苦恼啊,母亲和媳妇同时落水,我该先救谁呢?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婆是自己最爱的人,老妈是自己最亲的人, 舍弃谁都说不过去。但是现在必须要选择的话,可能只有选择老妈了。是的,老婆没了可以再娶,老妈今生今世可只有一个啊。他觉得自己这个决定不容置疑,于是扑通跳下水向老妈游去,旁边传来老婆的叫骂声:“某某某,你不是说了要和我白头到老的吗?你忘记你许的海誓山盟了?你这个大傻瓜,你就去跟你老妈过一辈子吧!”
他正在向老妈游去,听到这里又转念一想,对啊,老婆正值青春年华,而老妈反正已经接近人生的尽头,从这个人性的角度来说先救老婆应该是更合理吧,这跟孝不孝是没有关系的。于是他难过地对老妈挥挥手,转向朝老婆的方向游过来。旁边是老妈痛心疾首的控诉:“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不孝之子啊,天哪……”
这个心力交瘁的人游了大概一半,不经意回头看了看奄奄一息的老妈,一瞬间儿时的点滴回忆涌上心头,他暗骂自己:“我怎么能这样对我的母亲呢?她生我养我,供我读书,就指望着我长大了能够报答她,而我是怎样做的呢?我真不是个人。” 他几乎都要懊悔得流泪了,对水里的老婆大声说:“对不起了,如果我先救了你,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自己的!”
老婆已经没有力气来骂他了,而等他快游到老妈身边的时候,他发现老妈也不行了。到最后,这个绝望的人无力也无心自救,一个浪子打过来,他随即沉入了水底……
在进入天堂的门口,这个人碰见了上帝。
上帝说:“我碰到过先救老妈,丢了老婆的;也碰到过先救老婆,丢了老妈的,象你这样一无所获,还把自己也卷进来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他很委屈地申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难处,这样的问题谁能处理得好?”
上帝说:“我明白你的苦衷,但是你错就错在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辨别谁比谁更值得救。她们两个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你应该抓紧时间救离你最近的那个人,然后再尽力去救第二个。就是因为你的感情天平晃来晃去,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局。”
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我可以同时爱她们两个啊,原来这件事情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啊。”
上帝点点头,又接着说:“你还有一个错。”
他问:“怎么说来说去全是我的错啊?“
上帝说:“不是你的错是谁的错? 你当初根本就不该让她们俩上同一条船。”
2007-02-07
有天他带着婆婆和媳妇去划船,船到水中央时,婆媳因为一点芝麻蒜皮的事情吵起来了,俩人大打出手,结果她们都掉到了水里,都大声地向这个人求救。
这个人在船上很苦恼啊,母亲和媳妇同时落水,我该先救谁呢?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婆是自己最爱的人,老妈是自己最亲的人, 舍弃谁都说不过去。但是现在必须要选择的话,可能只有选择老妈了。是的,老婆没了可以再娶,老妈今生今世可只有一个啊。他觉得自己这个决定不容置疑,于是扑通跳下水向老妈游去,旁边传来老婆的叫骂声:“某某某,你不是说了要和我白头到老的吗?你忘记你许的海誓山盟了?你这个大傻瓜,你就去跟你老妈过一辈子吧!”
他正在向老妈游去,听到这里又转念一想,对啊,老婆正值青春年华,而老妈反正已经接近人生的尽头,从这个人性的角度来说先救老婆应该是更合理吧,这跟孝不孝是没有关系的。于是他难过地对老妈挥挥手,转向朝老婆的方向游过来。旁边是老妈痛心疾首的控诉:“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不孝之子啊,天哪……”
这个心力交瘁的人游了大概一半,不经意回头看了看奄奄一息的老妈,一瞬间儿时的点滴回忆涌上心头,他暗骂自己:“我怎么能这样对我的母亲呢?她生我养我,供我读书,就指望着我长大了能够报答她,而我是怎样做的呢?我真不是个人。” 他几乎都要懊悔得流泪了,对水里的老婆大声说:“对不起了,如果我先救了你,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自己的!”
老婆已经没有力气来骂他了,而等他快游到老妈身边的时候,他发现老妈也不行了。到最后,这个绝望的人无力也无心自救,一个浪子打过来,他随即沉入了水底……
在进入天堂的门口,这个人碰见了上帝。
上帝说:“我碰到过先救老妈,丢了老婆的;也碰到过先救老婆,丢了老妈的,象你这样一无所获,还把自己也卷进来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他很委屈地申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难处,这样的问题谁能处理得好?”
上帝说:“我明白你的苦衷,但是你错就错在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辨别谁比谁更值得救。她们两个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你应该抓紧时间救离你最近的那个人,然后再尽力去救第二个。就是因为你的感情天平晃来晃去,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局。”
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我可以同时爱她们两个啊,原来这件事情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啊。”
上帝点点头,又接着说:“你还有一个错。”
他问:“怎么说来说去全是我的错啊?“
上帝说:“不是你的错是谁的错? 你当初根本就不该让她们俩上同一条船。”
2007-02-07
星期日, 二月 04, 2007
我和瑜伽有个约会
(一)
四年前的一天傍晚,当我第一次走进悉尼一家瑜伽馆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瑜伽为何物,更不知道瑜伽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那段时间的我一边超负荷业余学习,一边身居要职全职上班,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共事的一位五十岁的女同事见我象那秋日的残花,一天比一天憔悴,就向我推荐她练了上十年的瑜伽,“亲爱的,你的压力太大了,你需要放松,去练瑜伽吧,它会让你受益非浅的。” 我一向敬重那位女同事,听她如是说,我同意忍痛抽出时间来尝试这项风靡西方各国的运动。
当时那家瑜伽馆就在我们律师楼的对面,教练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漂亮女人,她剪了一个奥黛莉赫本的俏丽短发型,素面朝天,穿着一身黑色棉质瑜伽服,小巧玲珑的身材是怎样看怎样舒服。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瑜伽,而我那天在课上却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接近中级水平的动作,教练吃惊之余,一次又一次地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十几位学生问我:
“这是你第一次上瑜伽课?”
“自己私下没有练过?”
“你从来没有见过别人练瑜伽?”
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她带着一种欣喜和爱才的口吻对我说:“这样灵活、这样柔软的身体,你简直天生就是练瑜伽的料。坚持练几年,你就可以做瑜伽教练了。”
从小到大,我的体育成绩就在及格的边缘,甚至好多项目必须要补考才能过关,对于运动,我一直是很被动也很自卑的,但是这一次,瑜伽却令我在一帮身强力壮的西方男人女人面前扬眉吐气,我的愉快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从那以后,我每周四都会兴高采烈地来到这家位于CRONULLA的瑜伽馆,迎接教练真诚的赞扬和同学羡慕的眼光,还有最重要的,是瑜伽这种运动形式以它特殊的运动效果令我感到无比的放松。
我并不是很喜欢快节奏的,思想和身体可以完全分开的,吭哧吭哧在器械上整一个小时,浑身是臭汗的那些运动。教练说,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有让肌肉结实的效果,但是快节奏的运动让我们的肌肉缩短,而慢节奏的运动则让我们的肌肉拉长,所以练在瑜伽健身的同时还能达到美体的目的。而且瑜伽和咱们中国的太极拳一样,要求呼吸和动作的统一和谐,更特别的是它要求你的思想加入进来,不是让你去思考,而是让你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上下起伏的动作中,集中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上,抛开生活工作中的一切烦恼,一切压力,一切忧伤,因为这段时间你只用关注你自己。
一次课不落地在这家瑜伽馆练了近半年以后,我按计划怀孕了,那是2003年下半年。有天中午在CRONULLA步行街碰到略施粉黛、穿着黑色贴身小背心,湖绿色热裤的瑜伽教练,她很关心地问我:“怎么好几周不见你来练瑜伽?你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要坚持啊。” 我跟她解释说,医生不让剧烈运动了,因为有点滴出血。她理解地点点头,接着又很认真地说:“生了孩子要接着练,瑜伽还可以帮助你恢复身材呢。”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那位漂亮的教练。
(二)
第二年生了孩子以后,经过六个月的母乳喂养,我的身材自然是虎背熊腰,不堪入目了,有一日想起瑜伽教练的话的时候,我已经带着孩子回到了重庆爸爸妈妈的家里。爸爸妈妈听说我有减肥的决心后,有点不忍打击却一副过来人的口气告诉我,“要面对现实,自古以来女人生育孩子都是要拿身材作为代价的。” 我不置可否,一副死马当活马医的表情令他们不得不收声。
当时爸妈的家附近没有专业的瑜伽馆,而我也不愿长途跋涉到市中心去,于是就到新华书店去买了好些瑜伽DVD,自己在家里的客厅里摆开阵势,每日两次早晚勤奋练习。练习瑜伽的时候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我一旦开始就要把整套动作完成才停止,绝对不愿意受到打扰。记得好几次家里来了送矿泉水的或者是装窗帘的工人,都被我全神贯注的神情和高难度的动作吓了一跳,我听到他们怯怯地问我老爸:“她在练杂技?” 我老爸在旁边高深莫测地说:“哪里哟,人家是在练瑜伽,印度传过来的。” 然后工人就“啧啧啧……”从我身边绕道而行,既摇头又点头,不知想要说些什么。
那段时间家母生病,女儿尚小,我作为家里唯一的少壮派,心中的压力就象重庆夏日的天空,阴沉沉,闷生生,让人喘不透一口气来;唯有练瑜伽的时候,它让我的身心自由,放下心中的一切烦心事,对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每日都来一个重新补充。并且在练习瑜伽的时候,我也遵从书中的指导,对自己身体部位需要减肥的地方动用意念,几个月下来,我的身材魔术般地恢复了产前的曲线。而我也在练习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境遇时好时坏,并且不受我们主观的控制,只有加强对内心的修炼,我们才能用一种坦然和淡定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
2005年下半年回到澳洲后,生活忙乱了一阵,没有时间留给自己,也没有瑜伽。而去年从悉尼搬来珀斯,我的生活又一下子安静了,期间偶尔想起去附近的瑜伽馆几次,都因为时间不凑巧误入了初级班,那些简单的课程如蜻蜓点水般,根本不用真功夫就结束了,久而久之,练瑜伽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有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练瑜伽了?” 我想了想回答说:“我以前练瑜伽是为了减肥和减压,现在好象都用不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了。” 话虽这样说,但是我一直对瑜伽恋恋不忘,好象在冥冥中,我和瑜伽有个约会。
(三)
上周三早上送完女儿去幼儿园,我开车来到先前去过的那家瑜伽馆。那个地方有好几个教练,他们各自划分一段时间,分别接收不同阶段的学员。我并不是很确定那天是不是还有课,因为贴在门口的时间表分明写着:“周三,上午七点半到九点” ,看来我刚刚错过了一堂课,但是门却半开着,里面隐约传出一阵阵熟悉的瑜伽音乐,我打算进去问一问究竟。室内的女教练也是上了四十岁了,她的身材并不是理想的瑜伽教练的那种线条,腹部甚至有点微胖,我几乎敢肯定她刚生完孩子不久。她态度极好地告诉我说,周三的课时刚刚调整到九点半到十一点,今天是第一堂课。我为自己的幸运而高兴着,交了钱耐心地坐在垫子上等待其他的学员。一直快到点了,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位六十几岁的白发老太,她对教练说她刚搬到这个区,以前一直练瑜伽的,说着从包里抽出自备的瑜伽垫子,煞有介事地盘腿坐下,看来是位老瑜伽了。
教练说:“时间到了,我们开始吧。” 我有些吃惊,因为我们两个学员的学费加起来才二十块,而她却要为我们上一堂一个半小时的课。其实如果她这时候说这堂课取消了,我也是会理解并同意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瑜伽教练的运动量相当大,他们不仅任何动作要先作示范,并且所有动作要跟学员一起做,嘴里还要不停地发出口令,引导学员的呼吸,纠正学员的动作。以前每一次上课,至少都有十来个学员,而今天这堂课的报酬对教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看着眼前她坚定而认真的表情,我没有多发问,而是跟着她的指挥专注地练习着。
很快老太太的实际水平就露出马脚了,好多基本的动作因为年岁和身材的原因她都不能做,而我则相反,要求的动作我都能很容易地完成,并且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样,同一个动作教练不得不为老太太简化,同时又为我深入。有很多时候,老太太只能躺在垫子上,又是枕头,又是毛毯的,很舒服地欣赏音乐,她振振有词地说:“我这个年龄做了这些动作就够了。” 教练很同意地点头:“是的,你必须听从你的身体的需求。” 然后她回头来跟我一对一地指导。
课上了一大半,老太太在一旁都已经要睡着了,教练大概见我具有一定的实力,就对我眨眨眼睛,问:“你想来点厉害的吗?” 我会意地点点头。于是跪坐在小腿上的教练双肘向前放在垫子上,头朝下身体慢慢打开,与地面形成直角三角形,我跟着她做到这里就感觉自己到了极限。这时我看到教练把双腿也提离地面,笔直地慢慢向屋顶伸去,做出了一个难度极大的姿势 – 头倒立式,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因为我知道这是瑜伽动作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姿势,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亲眼见人做过;吃惊之余,更加令我不解的是,教练居然为了我这唯一的学员费力做了如此具有挑战性的一个动作。
这堂课要结束前,我们照例是要进行休息术的练习,教练没有因为学员的稀少有任何的偷工减料的兆头,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只见她端坐在垫子上,双目自然合上,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怒哀乐,嘴里喃喃自语道:“想象你身体内部的血液很流畅地运行,想象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运动后无比的放松,你所有的烦恼,痛苦,欲望和压力都从窗户飘出,而室外清凉的风带着阳光的能量吹了进来,我们与大自然归于一体…… ”
在教练轻柔的话音的带引下,我的思想暂时脱离了世俗的牵绊,尝试着领悟跟瑜伽功夫一样深不可测的瑜伽精神,虽然我的认识还很表浅,但是我知道在接下去的岁月里,还有很多次和瑜伽的约会在等待着我。
四年前的一天傍晚,当我第一次走进悉尼一家瑜伽馆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瑜伽为何物,更不知道瑜伽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那段时间的我一边超负荷业余学习,一边身居要职全职上班,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共事的一位五十岁的女同事见我象那秋日的残花,一天比一天憔悴,就向我推荐她练了上十年的瑜伽,“亲爱的,你的压力太大了,你需要放松,去练瑜伽吧,它会让你受益非浅的。” 我一向敬重那位女同事,听她如是说,我同意忍痛抽出时间来尝试这项风靡西方各国的运动。
当时那家瑜伽馆就在我们律师楼的对面,教练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漂亮女人,她剪了一个奥黛莉赫本的俏丽短发型,素面朝天,穿着一身黑色棉质瑜伽服,小巧玲珑的身材是怎样看怎样舒服。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瑜伽,而我那天在课上却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接近中级水平的动作,教练吃惊之余,一次又一次地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十几位学生问我:
“这是你第一次上瑜伽课?”
“自己私下没有练过?”
“你从来没有见过别人练瑜伽?”
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她带着一种欣喜和爱才的口吻对我说:“这样灵活、这样柔软的身体,你简直天生就是练瑜伽的料。坚持练几年,你就可以做瑜伽教练了。”
从小到大,我的体育成绩就在及格的边缘,甚至好多项目必须要补考才能过关,对于运动,我一直是很被动也很自卑的,但是这一次,瑜伽却令我在一帮身强力壮的西方男人女人面前扬眉吐气,我的愉快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从那以后,我每周四都会兴高采烈地来到这家位于CRONULLA的瑜伽馆,迎接教练真诚的赞扬和同学羡慕的眼光,还有最重要的,是瑜伽这种运动形式以它特殊的运动效果令我感到无比的放松。
我并不是很喜欢快节奏的,思想和身体可以完全分开的,吭哧吭哧在器械上整一个小时,浑身是臭汗的那些运动。教练说,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有让肌肉结实的效果,但是快节奏的运动让我们的肌肉缩短,而慢节奏的运动则让我们的肌肉拉长,所以练在瑜伽健身的同时还能达到美体的目的。而且瑜伽和咱们中国的太极拳一样,要求呼吸和动作的统一和谐,更特别的是它要求你的思想加入进来,不是让你去思考,而是让你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上下起伏的动作中,集中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上,抛开生活工作中的一切烦恼,一切压力,一切忧伤,因为这段时间你只用关注你自己。
一次课不落地在这家瑜伽馆练了近半年以后,我按计划怀孕了,那是2003年下半年。有天中午在CRONULLA步行街碰到略施粉黛、穿着黑色贴身小背心,湖绿色热裤的瑜伽教练,她很关心地问我:“怎么好几周不见你来练瑜伽?你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要坚持啊。” 我跟她解释说,医生不让剧烈运动了,因为有点滴出血。她理解地点点头,接着又很认真地说:“生了孩子要接着练,瑜伽还可以帮助你恢复身材呢。”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那位漂亮的教练。
(二)
第二年生了孩子以后,经过六个月的母乳喂养,我的身材自然是虎背熊腰,不堪入目了,有一日想起瑜伽教练的话的时候,我已经带着孩子回到了重庆爸爸妈妈的家里。爸爸妈妈听说我有减肥的决心后,有点不忍打击却一副过来人的口气告诉我,“要面对现实,自古以来女人生育孩子都是要拿身材作为代价的。” 我不置可否,一副死马当活马医的表情令他们不得不收声。
当时爸妈的家附近没有专业的瑜伽馆,而我也不愿长途跋涉到市中心去,于是就到新华书店去买了好些瑜伽DVD,自己在家里的客厅里摆开阵势,每日两次早晚勤奋练习。练习瑜伽的时候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我一旦开始就要把整套动作完成才停止,绝对不愿意受到打扰。记得好几次家里来了送矿泉水的或者是装窗帘的工人,都被我全神贯注的神情和高难度的动作吓了一跳,我听到他们怯怯地问我老爸:“她在练杂技?” 我老爸在旁边高深莫测地说:“哪里哟,人家是在练瑜伽,印度传过来的。” 然后工人就“啧啧啧……”从我身边绕道而行,既摇头又点头,不知想要说些什么。
那段时间家母生病,女儿尚小,我作为家里唯一的少壮派,心中的压力就象重庆夏日的天空,阴沉沉,闷生生,让人喘不透一口气来;唯有练瑜伽的时候,它让我的身心自由,放下心中的一切烦心事,对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每日都来一个重新补充。并且在练习瑜伽的时候,我也遵从书中的指导,对自己身体部位需要减肥的地方动用意念,几个月下来,我的身材魔术般地恢复了产前的曲线。而我也在练习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境遇时好时坏,并且不受我们主观的控制,只有加强对内心的修炼,我们才能用一种坦然和淡定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
2005年下半年回到澳洲后,生活忙乱了一阵,没有时间留给自己,也没有瑜伽。而去年从悉尼搬来珀斯,我的生活又一下子安静了,期间偶尔想起去附近的瑜伽馆几次,都因为时间不凑巧误入了初级班,那些简单的课程如蜻蜓点水般,根本不用真功夫就结束了,久而久之,练瑜伽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有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练瑜伽了?” 我想了想回答说:“我以前练瑜伽是为了减肥和减压,现在好象都用不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了。” 话虽这样说,但是我一直对瑜伽恋恋不忘,好象在冥冥中,我和瑜伽有个约会。
(三)
上周三早上送完女儿去幼儿园,我开车来到先前去过的那家瑜伽馆。那个地方有好几个教练,他们各自划分一段时间,分别接收不同阶段的学员。我并不是很确定那天是不是还有课,因为贴在门口的时间表分明写着:“周三,上午七点半到九点” ,看来我刚刚错过了一堂课,但是门却半开着,里面隐约传出一阵阵熟悉的瑜伽音乐,我打算进去问一问究竟。室内的女教练也是上了四十岁了,她的身材并不是理想的瑜伽教练的那种线条,腹部甚至有点微胖,我几乎敢肯定她刚生完孩子不久。她态度极好地告诉我说,周三的课时刚刚调整到九点半到十一点,今天是第一堂课。我为自己的幸运而高兴着,交了钱耐心地坐在垫子上等待其他的学员。一直快到点了,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位六十几岁的白发老太,她对教练说她刚搬到这个区,以前一直练瑜伽的,说着从包里抽出自备的瑜伽垫子,煞有介事地盘腿坐下,看来是位老瑜伽了。
教练说:“时间到了,我们开始吧。” 我有些吃惊,因为我们两个学员的学费加起来才二十块,而她却要为我们上一堂一个半小时的课。其实如果她这时候说这堂课取消了,我也是会理解并同意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瑜伽教练的运动量相当大,他们不仅任何动作要先作示范,并且所有动作要跟学员一起做,嘴里还要不停地发出口令,引导学员的呼吸,纠正学员的动作。以前每一次上课,至少都有十来个学员,而今天这堂课的报酬对教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看着眼前她坚定而认真的表情,我没有多发问,而是跟着她的指挥专注地练习着。
很快老太太的实际水平就露出马脚了,好多基本的动作因为年岁和身材的原因她都不能做,而我则相反,要求的动作我都能很容易地完成,并且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样,同一个动作教练不得不为老太太简化,同时又为我深入。有很多时候,老太太只能躺在垫子上,又是枕头,又是毛毯的,很舒服地欣赏音乐,她振振有词地说:“我这个年龄做了这些动作就够了。” 教练很同意地点头:“是的,你必须听从你的身体的需求。” 然后她回头来跟我一对一地指导。
课上了一大半,老太太在一旁都已经要睡着了,教练大概见我具有一定的实力,就对我眨眨眼睛,问:“你想来点厉害的吗?” 我会意地点点头。于是跪坐在小腿上的教练双肘向前放在垫子上,头朝下身体慢慢打开,与地面形成直角三角形,我跟着她做到这里就感觉自己到了极限。这时我看到教练把双腿也提离地面,笔直地慢慢向屋顶伸去,做出了一个难度极大的姿势 – 头倒立式,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因为我知道这是瑜伽动作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姿势,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亲眼见人做过;吃惊之余,更加令我不解的是,教练居然为了我这唯一的学员费力做了如此具有挑战性的一个动作。
这堂课要结束前,我们照例是要进行休息术的练习,教练没有因为学员的稀少有任何的偷工减料的兆头,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只见她端坐在垫子上,双目自然合上,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怒哀乐,嘴里喃喃自语道:“想象你身体内部的血液很流畅地运行,想象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运动后无比的放松,你所有的烦恼,痛苦,欲望和压力都从窗户飘出,而室外清凉的风带着阳光的能量吹了进来,我们与大自然归于一体…… ”
在教练轻柔的话音的带引下,我的思想暂时脱离了世俗的牵绊,尝试着领悟跟瑜伽功夫一样深不可测的瑜伽精神,虽然我的认识还很表浅,但是我知道在接下去的岁月里,还有很多次和瑜伽的约会在等待着我。
订阅:
博文 (Atom)